一、基本练功法
松静站立式
两脚开立与肩宽,膝微屈,不过脚尖。
两膝向外开再向内略合为圆裆,松腰落胯,收腹提肛。
悬顶勾腮,合唇舌舔上腭,目微闭,含胸拔背,垂肩松肘,虚腋松腕。
重心在两脚之间,呼吸自然,意守丹田。
三嘘吸式
双手重叠(男左手在下,右手在上;女反之),大指方下的鱼际穴放在肚脐上,手心的劳宫穴正对脐下一寸半的丹田。
嘘气时舌从上牙龈移向下牙龈,嘘气要柔、细、匀、长。
同时双手轻按腹部并屈膝下蹲,臀向后微坐,下蹲到膝头略超过脚尖的程度。
嘘气后勿起,双手抬起,恢复舌舔上牙龈,用鼻腔吸气。
吸气后,从下蹲式起立,并进行自由呼吸,开始做第二次嘘吸。如此共做3次嘘吸。
三开合式
双手在丹田处变为手背相对,手指向前(小指在上,大指在下),手掌在丹田水平线外开,开至离胯半尺处停止。同时意念腹部开扩之意。
手掌划弧,手心向内(大指在上,小指在下),向中心线内合,合到两掌指相接后停止。同时意念也向腹部集中。如此开合3次,不配呼吸。
二、练气八法
练气八法是练气最全面的基本功,前四法主要解决身体里边气充足的问题,后四法则主要加强脏真混元气与混元窍的联系,使气向体中间集聚,为练中脉混元打基础。
一、吃气法
吃气法是练气八法的起始之法,旨在充足人体内气。通过特定的发音和动作,将大自然界的混元气吸入体内。
动作组成:吃气、憋气、呼吸发音。
预备动作:双手叉腰,周身中正,全身放松。
吃气动作:配合反鹤首的动作,吸气发“喝啊儿食吾母”音,将气吃入食管,下送体内。
憋气动作:气咽下去后,提会阴、闭呼吸,把气送到命门,并憋住一会儿。
呼吸发音:当吃进的第一口气憋不住时,慢慢呼气,同时默念“渊yuan”音;吸气时发“奄yan”音。呼吸发音时要用口鼻同时呼吸。
二、揉气法
揉气法是吃气法的继续,通过揉转、揉按等动作,强化内气,培补中气。
动作组成:腹前揉转、心口处揉按、沿肋弓点按、肚脐、命门处揉按。
腹前揉转:松开叉腰的双手,两手贴着身体沿肋弓向前向上至心口处,然后两手边下降边重叠至肚脐和中脘之间,顺时针方向揉转。
心口处揉按:两手边上升边拉开,至心口处中指尖相接,点按心口,顺时针转5至9圈。
沿肋弓点按:两手分开沿肋弓由心口向命门划圈点按,划圈方向是前下后上,共划圈点按12次。
肚脐、命门处揉按:两手中指尖相接于命门处,顺时针方向转5至9圈;而后两手沿带脉向前至肚脐,两手中指尖相接点按,顺时针方向转5至9圈。
三、抻气法
抻气法是借助上肢的抻气动作,调动周身气机,将全身之气抻动开,化散到身体各部。
预备动作:两手掌心对身体,沿腰带平脐拉开,至体侧,两臂伸直与身体呈45°角,立掌,坐腕,腕与脐等高,手指自然分开,指尖回翘,掌心外腆。
抻气动作:由上肢缩、抻两部分组成。缩时两肩胛骨往后上方缩,往脊柱上挤,肩部往起拱,往上耸,手指尖稍用力回翘;抻时两肩放松下落的同时,两手坐腕向下方抻,掌心外腆。
四、拉气法
拉气法是通过特定的动作和意念,将体内的气拉动、引导至全身各处。
动作要求:站立或坐姿均可,要求身体放松,呼吸自然。
意念活动:意念引导体内的气从某一部位开始,沿经络或气脉流动至全身各处。
五、聚气法
聚气法是加强脏真混元气与混元窍的联系,使气向体中间集聚。
动作要求:身体放松,呼吸自然。
意念活动:意念引导体内的气向混元窍集聚。
六、敛气法
敛气法是进一步收敛体内的气,使其更加凝聚。
动作要求:身体放松,呼吸自然。
意念活动:意念引导体内的气向内收敛。
七、混气法
混气法是使体内的气与大自然界的混元气相互交融。
动作要求:身体放松,呼吸自然。
意念活动:意念引导体内的气与大自然界的混元气相互交融。
八、化气法
化气法是使体内的气化为更精微的物质,滋养全身。
动作要求:身体放松,呼吸自然。
意念活动:意念引导体内的气化为更精微的物质,滋养全身。
三、注意事项
练习气功时,应在安静和空气流通的环境中进行,避免在嘈杂或污染严重的环境中练习。
练习前要做好准备活动,如搓热双手、摩擦头面等,以调和气血,提高练习效果。
练习时要保持精神放松,呼吸自然,不要刻意追求效果,避免产生紧张情绪。
练习气功需要持之以恒,不能半途而废。初学者应从简单的功法开始练习,逐渐提高难度和深度。
对于有严重疾病或身体不适的人群,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练习,避免产生不良反应。
隐藏内容需要回复可以看见
内容详尽,非常实用,感谢分享!
学习学习
感谢分享,学习学习
功德无量,楼主辛苦了,谢谢楼主,楼主好人一生平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