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
第1页 / 共181页
试读已结束,还剩180页,您可下载完整版后进行离线阅读
© 版权声明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THE END
杭辛齋略傳杭辛齋先生,浙江海寧人,生於清同治八年(西元一八六九年)二十藏時考上海寧州的博士弟子員,次年,到北京國子監進修,又在同文館學曆算、法國文學等。到中日甲午戰爭發生時,便看到滿清政府的腐敗無能,於是除創辦報刊以唤醒國魂外,並上書光緒皇帝,力陳變法自強的重要,也曾兩度獲得密旨召見,在龍顏大喜的狀沉下,面賜「言滿天下」四字的象牙章,可惜,隔十天發生戊戌政變,一切抱負暫時受挫。光緒二十三年,先生於天津創辦國開報,為華北新開的前聲。二十六年之後,繼又負責北洋官報,商報要務,且在北京創刊中華日報、京華日報,因揭載西太后之專權及親貴大臣的顓頂,被下刑部獄,所幸各國公使及上海各領事力持正義,得不死,遞籍禁錮浙江巡撫增觀,奏請以先生留辦實業,任農工研究會長,發行農業雜誌,又創白話報,鼓吹社會改革。辛亥革命之役,先生在杭州入旗營安撫有功,事後不執政,辦漢民日報。次年被舉為眾議院議員,反對袁世凯帝制甚力,又被補下獄,先生很感嘆的說:「帝孽復興,民國之不幸也!」在獄中精研易經和文王囚羑里而演易,後先輝映!出獄後遍搜易學著作,繼續研究。護法赴廣束,議席之暇,設易學講座及研幾學社,座無虚席,都是當時的黨政文教界人士参加聽講。民十二年,因事到上海,再创研幾學社和新開學會。同年,曹银賄選,先生不受誘脅,率兩院同人在上海集會,傷時憂國,於上海逝世!(以上採自日本田原天南编「清末明初中國官紳人名錄」及中央黨史會革命人物誌附錄「海寧杭辛齋先生訃告」。)總之,由於先生精通曆算及漢宋經義,故被推崇為清末民初的易學大師,從其易學著作的內容上看,可用「縱横十萬里,上下六千年」兩句話來賅括,也就是說其學問渭博到凡天文、地理、曆算、音律、數學、理化、科學、史學、藝術等等皆通而能速,本書便是其一生的代表作,其重要性更可見諸一斑了。附錄陳炳元《易鑰》45~46頁中亦與其師錢師基博頗為推崇,稱其異軍突起,足為易學開開一新途徑。…相傳杭氏於乙卯(1915)冬月,抗議帝制,被捕入獄。(距今却六十年(1975年所寫))獄中有一老囚,早在旬日前以竹箸畫字於牆:昔曰「先生從三元店來。」三元店在北平李鐵拐斜街,杭氏向所不到,是日偶偕友同往而遭捕。便叩拜老囚為師,得以益傳其易。杭氏易學编輯大意易道至大,易理至邃,辛齋之愚,何敢妄談,顧念吾師忍死犴狴,剋期以待,密傳心法,冀綿絕學,又曷敢自棄,爱搜集古今說易之者,惟日孳孳,寝饋舟車,未营或輟,亦與國會諸同仁合組幾研社於廣州,商兌講習,並將所得纂輯,先後完成。「學易筆談」「易楔」「易數偶得」「讀易雜記」「沈氏改正揲著法」諸稿。完竣之日,爱紀顛末,並述怡如左:一、承學之士,不廢筆札,談論所及,擇要綴錄,聊以備忘,大多係隨時编訂,並無先後次序。二、講易與詁經不同,詁經當有家法,有醴例,義不容雜,而講易則以刚明卦爻象數之原理原則,但以經文為之證明,故凡與象數有涉,足與易道相發明者,博采旁搜,不限時地,更
暂无评论内容